中医养生

督脉穴位简介 督脉的作用

更新时间:2017-11-21 / 点击:106次

  看武侠剧的时候,我们经常会看到武林高手们打通任督二脉、奇经八脉的。那么大家对督脉穴位了解多少呢?你知道督脉穴位主要有哪些穴位吗?督脉的作用又会有哪些呢?

督脉穴位

  督脉穴位

  所有的督脉穴位:长强穴、腰俞穴、腰阳关穴、命门穴、悬枢穴、脊中穴、中枢穴、筋缩穴、至阳穴、灵台穴、神道穴、身柱穴、陶道穴、大椎穴、哑门穴、风府穴、脑户穴、强间穴、后顶穴、百会穴、前顶穴、囟会穴、上星穴、神庭穴、素髎穴、水沟穴、兑端穴、龈交穴。

  督脉循行路线

  人体奇经八脉之一。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,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,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,故称为“阳脉之海”。主生殖机能,特别是男性生殖机能。督脉起于胞中,下出会阴,后行于腰背正中,循脊柱上行,经项部至风府穴,进入脑内,再回出上至头项,沿头部正中线,经头顶、额部、鼻部、上唇,到唇系带处(见图)。本经脉腧穴有长强 、腰俞、腰阳关、命门、悬枢、脊中、中枢、筋缩、至阳、灵台、神道、身柱、陶道、大椎、哑门、风府、脑户、强间、后顶、百会、前顶、囟会、上星、神庭、素髎、水沟、兑端、龈交共28穴。

  督脉的作用

  脊柱强直、角弓

  反张、脊背疼痛、精神失常、小儿惊劂

  邪犯督脉可表现为牙关紧闭,头痛,四肢抽搐,甚则神志昏迷、发热,苔白或黄,脉弦或数。

  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,眩晕,健忘,耳鸣耳聋,腰脊酸软,佝楼形俯,舌淡,脉细弱。

  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,阳事不举,精冷薄清,遗精,女子少腹坠胀冷痛,宫寒不孕,腰膝酸软,舌淡,脉虚弱。

督脉穴位

  主治病症

  神志病,热病,腰骶、背、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。如颈项强痛、角弓反张等症。督脉督一身之阳气,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。

  督脉经穴,1名1穴,计28穴,分布于头、面、项、背、腰、骶部之后正中线上。主治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泌尿生殖系统、运动系统病症,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。

  督脉不通得病

  督脉发生病变,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、角弓反张、头重痛、项强、眩晕、癫痫、癃闭、遗溺、痔疾、妇女不孕等。

  患督脉疾病者,有下列病候:腰痛、遗精、白带、气喘、癫痫、聋哑、头痛、脊柱强直、角弓反张。

  《黄帝内经灵枢·海论》:髓海不足,则脑转耳鸣、胫痠、眩冒,目无所见,懈怠,安卧。

  《黄帝内经灵枢·经脉》:实则脊强,虚则头重,高摇之(络脉病)。

  《黄帝内经素问·骨空论》:督脉为病,脊强反折。

  《黄帝内经素问·风论》:风气循风府而上,则为头风,风入系头,则为目风、眼寒。

  《难经·二十九难》:督之为病,脊强而厥。

  《脉经》:腰脊强痛,不得俯仰,大人癫疾,小人风痫疾。

  《中医大辞典》:本脉发生病变,主要表现为脊柱强直,角弓反张,头重痛,项强,眩晕,癫痫,癃闭,遗溺,痔疾,妇女不育等。

  据以上记载,督脉的病候,主要是关于头脑、五官、脊髓及四肢的见症,如头风、头痛、项强、头重、脑转、耳鸣、眩晕、眼花、嗜睡、癫狂、痫疾、腰脊强痛、俯仰不利、肢体痠软,后人所载还有手足拘挛、震颤、抽搐、麻木及中风不语等。

  关于督脉穴位就介绍到这里,想了解更多关于养生方面的知识,欢迎大家随时来本网站查阅,我们有最全面的内容。